三益集團侯宗助談蝴蝶蘭不同地區發展趨勢
無論是在我國臺灣地區還是祖國大陸,蝴蝶蘭產業的發展正日益國際化,世界蝴蝶蘭市場的走勢影響著兩地從業者的發展。日前,三益集團總經理侯宗助分析了世界蘭花市場走勢,并就我國的從業者該如何抓住發展機會發表了自身見解。
總體產量逐年上升
不同國家和地區蝴蝶蘭產量逐年上升是不爭的事實。據侯宗助介紹,國際商業蘭花栽培者協會理事長松井紀潔曾做過一次調查,并預測了2014年世界不同地區蘭花的產量,其結果為:2010年北美洲約3000萬株,歐洲約1億株,亞洲約2.2億株,其他地區產量總計約2.3億株;到2014年,北美洲產量將上升到5000萬株,歐洲約1.6億株,亞洲約2.5億株,其他地區產量約2.6億株。
無疑,蝴蝶蘭是蘭花隊伍中的主力軍。侯宗助表示,2009年歐洲地區雖然遭受嚴重金融危機,但蘭花的消費量變化并不大,全年歐洲蝴蝶蘭的需求量在7000萬株至8000萬株之間,只是單價比以往有所降低。在美國從事蘭花生產的松井紀潔在預測了未來幾年蘭花市場的走勢后也公開表示,各個地區的消費市場基本都能吸收這些數量的蘭花,除非發生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
品種趨于高檔草花
除了了解世界各地的蘭花產量變化,品種走勢也是把握市場的一個重要方面。侯宗助分析認為,世界各地暢銷的蝴蝶蘭品種正在向“高檔草花”方向發展,即只要開得熱鬧,對排序不要求規整,不像祖國大陸市場,在一定時期內還將喜歡大紅花品種,而且要求排序好。此外,國際市場蝴蝶蘭以單盆消費為主,很少組盆,這就要求單盆產品有良好的表現,改變了對品種特征的要求。
對于花色的喜好,不同地區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侯宗助調查分析,在日本流行的蝴蝶蘭中,白花占70%,粉花占15%,其他花色占15%;在歐洲和美國,白花占70%,粉花占20%,其他花色占10%;在韓國,紅花占70%,白花占10%,其他花色占20%;在中國,紅花占到85%,白花占5%,其他花色占10%。只有把握目標市場的品種需求特征,才能在品種研發和推廣上做到有的放矢。
出口限制有待改善
祖國大陸的蝴蝶蘭要想進一步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侯宗助認為有幾個方面可以改善。一是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差,現在從我國臺灣地區出口到美國的蝴蝶蘭可以帶水草,祖國大陸出口到美國的蝴蝶蘭依然只能裸根,在檢疫和運輸過程中,前后七八天的裸根極大地影響了蝴蝶蘭的品質。為此,侯宗助作為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花卉分會的副理事長,他表示在近期將以商會的名義向商務部有關部門提議,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跟美國檢驗檢疫部門商議,允許祖國大陸出口到美國的蝴蝶蘭也能帶水草,那樣將提升祖國大陸蝴蝶蘭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優勢。
同時,為保障產品質量,侯宗助認為,祖國大陸應在空港設立保溫和冷藏設備區域,并進一步簡化蝴蝶蘭進出口手續。此外,政府可協助蘭花生產企業參與更多國際花卉展覽,增加開拓國際市場的經驗,更好地結合國內企業的優勢抓住國際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