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蘭市低迷 貴陽“蘭花第一村”損失慘重
陽明花鳥市場蘭花區(qū)很冷清
四年前高價的蘭花至今仍未脫手價值縮水80多萬
在筑城陽明路花鳥市場,百花橋蘭苑的主人??鄧捷夫婦倆,他們從事蘭花經(jīng)營已經(jīng)8年,正好經(jīng)歷了貴陽蘭花市場牛市熊市更迭的這一輪回。
在鄧捷的記憶中,2006年以前尤其2006年,就在陽明花鳥市場,她家的門店每天賣出上萬元的蘭花輕輕松松。而今,蘭花區(qū)是陽明花鳥市場最清凈的地方。據(jù)鄧捷介紹,陽明花鳥市場蘭花區(qū)以前共有10來家經(jīng)營戶,現(xiàn)在僅僅6家經(jīng)常開門,一些經(jīng)營戶由于前幾年高價購進的蘭花價格大幅跳水,損失慘重,支撐不下去而關門或改行了。
2006年,鄧捷從云南等地高價購進了一批蘭花,哪知遇上市場行情急轉,自己的蘭花沒來得及出手,一套就是好幾年,當初價值100多萬元的蘭花,如今已經(jīng)縮水到20多萬元。比如,當年每苗14萬左右購進的“黃金海岸”,如今市場價每苗僅1000至2000元;每苗近8萬元買來的滇梅現(xiàn)在每苗僅僅500元以內(nèi);每苗7萬至8萬元的“天彭牡丹”,如今每苗不到8000元。
盡管市場低迷,但鄧捷夫婦倆仍在貴陽蘭花市場上堅守著,并時不時購進一些蘭花品種。鄧捷說,蘭市就像股市,低迷了這么多年,也應該有起色了。
貴陽蘭花第一村幾乎沒有蘭花賣
資料顯示,2007年以前,孟關鄉(xiāng)石龍村的蘭花產(chǎn)業(yè)總值已達8000萬元。僅2007年,村民僅賣蘭花就收入1000多萬元。然而2007年之后,蘭花行情一落千丈,昔日“貴陽蘭花第一村”境況如何,記者近日前往石龍村進行了采訪。
5月22日一早,記者驅車前往石龍村。上午10點多鐘,當記者的車駛進一個民房聚集較多的村子、并看見一棟幾乎廢棄的村委會辦公樓時,才知道已經(jīng)到達石龍村了。
在記者的想像中,這個村子家家戶戶門前屋后都養(yǎng)著各種蘭花,地里應該時??梢姺N植蘭花的溫室大棚,村子里應該游蕩著不少淘蘭的蘭友或販子……然而眼前的“貴陽蘭花第一村”與記者想像的實在差距太大。記者看到的這個村子,除了下地勞動的村民,幾乎看不見有外來人在村里面走動。
“蘭花?恐怕你是難得買嘍!”在石龍村村口,一小賣部老板聽說記者是來找蘭花的,介紹記者前往該村的觀山、圍坡兩個村民組找找看。他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家也有蘭花賣,而現(xiàn)在,村里好多做蘭花生意的人都“倒坎”(虧本)了,種地的種地,打工的打工,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手里還有蘭花賣。
“‘王十萬’家可能有,但是比較貴。”在村民們的指引下,記者找到石龍村圍坡村民組的“王十萬”家,他家目前還有少量精品蘭花賣。“王十萬”真名王學云,他和自己的兩個哥哥因為經(jīng)營蘭花,在貴陽蘭界小有名氣。
王學云的蘭花都養(yǎng)在自己家小洋樓的頂層一間閣樓里,他用塑料薄膜簡單地搭了個溫室,記者數(shù)了一下,目前共有40多盆蘭花。
王學云告訴記者,最近四年來,蘭花行情一直不好,他四年來只賣出過一盆高價蘭花,一共好幾苗,賣了20多萬。王學云說,在石龍村,已經(jīng)很少有人做蘭花。目前他手上只剩些精品了,其他個別村民持有的蘭花不過都是些“普通草”。
編輯:ju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