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批引進宿根花卉 50種新花扮靚津城
綠色津城?特點
多種新品宿根花卉亮相
據天津市市容園林委副主任袁東升介紹,天津市往年的道路綠化以種植高大的喬木和綠地為主,造成有些地段樹種單一、色彩單調。今年天津市將首次大面積引進種植近五十種宿根花卉,可以有效改變綠化風格,使天津市的綠化更具“層次感、色彩感和季相感”。
宿根花卉就是栽植后能夠多年生長、無需年年更換的一種多年生花卉。據了解,今年天津市將重點引進黑心菊、天人菊、金雞菊等宿根花卉品種。除此之外,廣大市民還將首次在津城街頭觀賞到山桃草、大濱菊、垂盆草等新品種。袁東升介紹,栽植宿根花卉的最大益處在于降低栽植養護成本。宿根花卉每隔三五年換一次即可,也無需花盆等容器,花開花落、球根儲存均在生養它的大地上,能周而復始地讓大地“煥發光彩”。宿根花卉在越冬的時候,其根部可以在土里過冬,不僅“土生土長”、自我循環,還可以不斷擴增放量,一個球根可以長出許多花來。 在色彩上,宿根花卉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與其他綠植搭配,可以與周邊環境高矮相配、顏色相間,更富有立體感和美感。
另外,作為天津市市花,月季在城市綠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地位。天津市花卉中心計劃全年引進并擴繁月季100個品種、100萬株,供天津市新建改造提升綠地中種植。這些月季品種包括:主教、法國紅、九零、戴安娜、雪山、假日公主、桃紅、紫羅蘭、粉色、白色、黃色、雙色粉等。
綠色津城?效果
不同位置綠化方式不同
在繼承和發揚2個奮戰150天形成的西方疏林草地與東方盆景藝術有機融合的綠化特色基礎上,今年道路綠化實現“增加植物品種,展現季相變化,豐富綠化色彩,突出層次韻律”;公園達到“特色鮮明,展現文化主題,布局合理,拓展休閑空間,設施完善,滿足開放需求,親近自然,豐富花木品種”;區域連接線達到“大綠為主,自然路景,節點綠化,形成韻律,鄉土樹種,地域特色”;社區綠化突出“以人為本,親民綠色,功能齊全,方便舒適”。尤其是社區綠化將充分考慮居民的活動場地,在社區綠地中開辟休閑空間,穿插健身器械,讓居民能夠在欣賞花草樹木的同時鍛煉身體。
綠色津城?進展
14個公園已開工“升級”
截至3月22日,道路綠化開工面積163.67萬平方米;14個新建和提升改造的公園開工,其中包括:薊縣的州河公園,寧河的方舟公園、華翠公園,武清的文化公園,和平區的復興公園,河西區的珠江公園、兒童公園,河東區的中山門公園、唐口公園,河北區的北寧公園、王串場公園,紅橋區的西沽公園、桃花園,南開區的南苑公園,面積達到24.29萬平方米;居住區綠化已開工326個社區。
編輯:ju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