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走進世博會
自1851年第一次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召開,世博會穿越150年的盛世繁影,終于在今年將花開中國上海,這不但實現了鄭觀應百年前的預言,也讓中國文明成果和東方魅力得到全面展示。
“敢為人先”的湖南,在地緣上處于中國內陸,但在世博會150余年歷史中卻積極參與,并嶄露頭角。筆者不揣淺陋,搜羅史籍,想為湖南產品撰一個完整的產品目錄,不當之處,請方家批評指正,共同為填補湖南史籍的缺陷作一份貢獻。
1903年,湖南第一次參加世博會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日本在大阪舉行博覽會時,清政府派特使參加了此次世博會。江蘇、湖北、湖南、山東、四川、福建等六省送去展品。湖南有候補道左念貽等四名官員參與此會。這很可能是湖南首次走進外國博覽會。
1904年,湖南獲得第一枚獎牌
光緒三十年(1904)美國舉行圣路易斯世博會,中國參加了這次會展。
當時清政府對參展各省指令籌資參會,湖南數額是白銀4萬兩(與江西、安徽、山東是同樣的數額)。
湖南送去的展品獲銀獎一枚,是何產品獲獎,情況不詳。很可能是茶葉或瓷器。
另外,湖南巡撫參加了會展并得頭等賞牌和紀念牌各一個(很可能是類似于當今的組織獎)。
1905年,洞庭湖大木排參展
光緒三十一年(1905)在比利時的列日城舉辦世博會時,中國有十八個省參展,其中包括湖南,具體情況不詳。在當時出版的《中國展品目錄》中的商船類中,提到長江中下游的大木排,其木料的一部分來自湖南洞庭湖地區。
1911年,醴陵瓷、湘繡繡屏、寧鄉木椅、長沙夏布獲獎
1911年在意大利都靈舉辦世博會,中國應邀赴會,并制定了“賽會辦法”。在賽品指南竹木料中提到了湖南的斑竹、方竹器。這時湖南醴陵送去的釉下五彩瓷器,這種瓷器瓷質堅硬,釉面光潤,特別是畫面精美,五彩繽紛,裝飾藝術獨樹一幟。在本次世博會上獲得最優獎(二等,一等為卓絕獎)的榮譽。攸縣林瓊英女士送展的湘繡繡屏也獲此獎。寧鄉周理君送展的紅木椅,長沙馬大生布號送展的夏布獲優秀獎(三等獎)。
1915年,湖南獲得獎牌最多的世博會
1915年美國在舊金山召開世博會。共有31個國家參加,中國積極參加了這次會展。湖南的展品有彩畫瓷器、稻米、黃麻、麻制品、紙張、火柴、安化芙蓉各山紅茶、竹器。其中,邵陽翻簧竹刻荷葉花瓶,以其高超的工藝,在此次世博會上獲銀質獎章。
醴陵送展的釉下五彩瓷器分別陳列于工藝品和美術品兩館,均榮獲優獎金牌,從此“中外皆知有醴瓷矣”。(《醴陵鄉土志》)
在這屆世博會上湖南瀏陽工藝大師戴清升創作的菊花石雕??“映雪”花瓶,“梅、蘭、竹、菊”屏風參展令世人瞠目,拍案稱奇。湖南瀏陽送展的菊花石雕,榮獲“稀世珍品金獎”。至今保存在聯合國博物館內。
本屆世博會上,湖南展出的湘潭龍牌醬油,亦曾獲獎。
湖南參加本次世博會力求有新的突破,即不僅展現湖南農業和手工藝產品,而且表現工礦業的新風貌。展出了水口山礦場模型和坑道照片,并受到稱贊。水口山鉛鋅礦1896年設局。1906年改用西式新法開采,開斜井。設抽水起重機,并設洗砂臺以選礦,到1912年又改為平坑道,安設坑內鐵路,并修成本礦至松柏間長10公里的輕便鐵道,在舊金山世博會上展現的當為這些景象。這項展品獲金牌獎章。
1999年,昆明世博會“瀟湘園”獲好評
自上世紀40年代以后,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參加世博會一度中斷。中國重新回到世博會大家庭是在1982年。從1982年起湖南先后參加了一些世博會。如上個世紀末最后一屆世博會??以“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為主題的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湖南積極參展,其園區取名“瀟湘園”,面積1040平方米。方案取湖南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巖峰景觀的精華部分??御筆峰為主景,構成山體和水面的渾厚畫面。入口選岳麓書院門庭,輔以湘西民居吊腳樓和韶山紅日浮雕融合在一起,組成具有瀟湘勝景和湘楚文化深刻內涵的湖南園林。整個世博會期間,湖南展區接待了大量觀眾游客,獲得“一致的贊賞”。不過,昆明世博會是一場以園藝博覽為主題的專業類世博會。
2005年,湖南省組團參加日本愛知世博會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湖南以中國地方省份的身份參加此屆世博會,并在中國館內設有“湖南館”。這是湖南走進世博會的一個歷史性轉折點。
以愛知世博會為平臺,湖南力圖全面展示湖南改革開放后的發展水平和成果,以及人文和自然環境的提升。“湖南館”以“湖南走入世博會”為主題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如“翰墨流芳”(湖南5000年銘記與繪畫珍品特展)、“自然之聲”(譚盾交響音樂會)、“風云對弈”(中日圍棋國手對抗賽)以及禪茶一味、楚韻湘音等等。此外,湖南還展出了商代刻字青銅器、里耶秦簡、三國吳簡、西漢馬王堆漆器、盛唐銅官窯器、宋代經卷本、清代何紹基書法、現代齊白石書畫等國寶級的文物,展示了以文字、繪畫為符號的光輝燦爛的湖湘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
2010年上海世博會即將開幕,湖南將參與世博會的好戲,讓三湘兒女無比期待。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