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寧:四套班子領導揮鍬鏟土 為城市添綠
冒著蒙蒙細雨,崔保華一行與園林工人一道,將胸徑達15厘米左右的藍花楹樹栽入指定位置,培土、澆水,一株株藍花楹很快就成林了。在栽植過程中,崔保華還詢問了藍花楹的形態特征、花期、花型等情況。據了解,藍花楹原產熱帶南美洲,樹冠高大,高12~15米,最高可達20米,花期春末至秋,開花時葉落盡,是一種美麗的觀葉、觀花樹種,被廣泛栽做行道樹、遮蔭樹和風景樹。
“在全民義務植樹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在虎年的春天又掀起一次全民植樹新的熱潮,我市將繼續貫徹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人人植棵樹,遂寧變綠洲’,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舉措。”崔保華在植樹間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植樹和往年有所不同,今年調整了園林結構,主要以種植觀賞性的樹種和突出每個主要街道的主題為重點,提升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希望通過兩三年的努力,能夠實現城市樹艷花香、賞心悅目,使城市的園林景觀與中國觀音文化城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早日把遂寧打造成景區化的城市和最宜人居、最宜創業的城市。
崔保華還強調,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推進,認真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特別是今年要抓好3個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片區和市級、區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片區建設,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打造環境優美鄉鎮、環境優美村莊為抓手,在小城鎮和農村廣泛開展治理環境、綠化、美化工程,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統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
市領導孫志毅、劉強、余海元、何大海、衛晉、劉銳、王春、劉德福、胡家正、趙洪武,市政府秘書長唐光貴及船山區、遂寧經濟開發區、創新工業園的領導干部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
人大政協領導帶頭栽種景觀樹
春意濃濃,萬物復蘇。3月8日一大早,聯盟河觀音文化園內人聲鼎沸、彩帶飄揚,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協的領導們帶領林業、建設、三園區和船山區的負責人一起揮鍬種樹,共同為宜居遂寧填充綠色。
盡管春雨蒙蒙,義務植樹點的地面泥濘難行,但是參加植樹活動的市領導和機關干部們毫不在意,他們一到現場,就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勞動中,大家三五個人一組,挖坑的挖坑、扶苗的扶苗、培土的培土、澆水的澆水……顯得忙碌而有序。當天,人大、政協的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干部們共栽種櫻花、藍花楹、紫玉蘭、杜英等200余株。
在植樹現場,市政協主席楊云明非常忙碌,他與干部們一道將樹苗抬來放在坑里,一邊扶著苗子,一邊指導大家培土澆水,自己還親自拿著鐵鏟蓋土、培土、筑牢,栽完一棵又一棵,干得十分開心。
楊云明說,自從市委,市政府倡導全市領導干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以來,對遂寧城市綠化、氣候環境的改善,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遂寧要打造花園式城市,要進一步提升我們城市的品位,長期堅持植樹造林是一項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的工作。楊云明認為,植樹造林、美化環境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是每一個市民應盡的義務和職責,希望全市機關干部要帶好頭,帶動全市人民都積極參加義務植樹,并把這項活動長期堅持下去,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努力將遂寧打造成花園式城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學建、魏福友等領導手握鐵鍬,與大家一起挖坑、植苗、培土,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棵棵樹苗迎風挺立。鄧學建說,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作出了決議,決定在全市持續開展“人人植棵樹、遂寧變綠洲”活動,這對建設綠色遂寧、生態遂寧、宜居遂寧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希望,各地要把“人人植棵樹、遂寧變綠洲”活動長期堅持不懈地開展下去,要搞好規劃,增添措施,大力調整林業結構,進一步落實管護責任制,進一步鞏固造林綠化成果,真正把遂寧建設成為綠洲。
市領導陳長明、吳文明、何國澤、張忠慧、米光碧、張云堯、歐斯云、唐天志參加了義務植樹。(記者 蘇世界)
???相關鏈接???
2007年8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崔保華倡議在全市開展 “人人植棵樹、遂寧變綠洲”活動。
2008年初,市政府提出了《關于持續開展“人人植棵樹、遂寧變綠洲”活動的議案》,2008年1月17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作出決議,決定在全市持續開展“人人植棵樹、遂寧變綠洲”活動。
記者從市綠委辦獲悉,自從開展“人人植棵樹、遂寧變綠洲”活動以來,我市共有168.5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共栽種楊樹、天竺桂、楨蘭、枇杷、核桃、櫻花等13種樹木920.5萬株,樹木的保存率和存活率高達95%以上。目前,全市義務植樹面積已達2.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