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市城市發展概念規劃評審會召開




會議概況
參加此次會議的有市領導瀘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朱以莊,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國強,市政協主席劉俊澤,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林海云,瀘州市委副書記楊文杰,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喻雙,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小端,市政協副主席侯本立;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全體成員、四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評審專家;設計單位人員。

李小端副市長主持了此次會議。
會議上,李小端副市長致辭對到會人員表示誠摯的謝意和歡迎,并簡單介紹了中國酒城瀘州城市建設。四家參賽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德國ISA意廈國際設計集團聯合體、廣州市城市規劃與勘測設計研究院)按抽簽結果分別匯報參賽方案。
會議最后由李小端副市長宣布評審專家組成員,推薦評審專家組組長并表決通過。
城市規劃遠景圖
瀘州市城市總體發展概念規劃國際競賽專家評審會
方案一
方案二
編輯:張學蓮 [關閉窗口]
延伸閱讀
瀘州市位于四川省東南部,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長江和沱江兩江交匯,是四川出海南通道和長江上游的重要港口城市。瀘州歷史悠久,夏、商時屬梁州之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氣候溫和,物產富饒,荔枝、龍眼等佳果久負盛名。境內江河縱橫,素有“魚米之鄉”、“天府糧倉”之稱。瀘州以出產瀘州老窖酒和古藺郎酒而享有“酒城”的美譽, 是中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名酒的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四川省級園林城市。
隨著四川省 “一樞紐、三中心、四基地”發展戰略的實施,瀘州作為川渝經濟聯系的“橋頭堡”,在“四個四”發展戰略(“酒業、化工、能源、機械”四大產業,“酒業集中發展區、納溪化工園區、長江機械工業園區、川渝合作瀘州臨港示范區”四大園區,川黔高速公路、瀘渝高速公路、川黔鐵路、長江黃金水道”四大通道,“現代商貿物流中心、旅游組織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區域中心城市”四大中心)的指導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有序推進。城鄉規劃建設工作緊緊圍繞建設川、滇、黔、渝毗鄰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堅持科學發展,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城市的自我發展能力、集聚和輻射能力在城市規模有序擴張中不斷增強,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得到不斷完善。截止2008年底,城區面積71平方公里,人口75萬人。近日,隨著《成渝經濟區發展規劃》的編制完成,包括瀘州等城市在內的成渝經濟區發展已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在已全面完成的四川省《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中,瀘州被確定為四川省“突出南向”,對接重慶的重要的區域性次級樞紐,瀘州的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宜瀘渝沿江高速公路、川黔高速公路、瀘州港集裝箱碼頭擴建、成自瀘赤高速公路被列為加快建設項目,隆黃鐵路敘永至織金段、瀘州機場遷建、成渝城際鐵路內江至瀘州段、渝昆城際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已完成前期論證工作。可以預見,瀘州將成為“川滇黔渝”毗鄰區域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和重要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在新的發展背景下,瀘州市委、市政府于今年七月頒布了《關于加快構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指出,2009?2012年是瀘州加速發展的階段,將初步建成為川、滇、黔、渝結合部的綜合交通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旅游組織中心。2013?2020年是提升推進階段,將建成為輻射功能較強的綜合服務中心,2021?2030年是穩定發展階段,將實現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總體目標。
為了順利實現瀘州城市發展的總體目標,更好地指導城市發展建設,經瀘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研究決定,在2005版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評估的基礎上按法定程序開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編制工作。同時,為了強化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前瞻性、戰略性及可操作性,先行編制瀘州市城市總體發展概念規劃,以適應城市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需要,健康合理地引導建設項目空間布局,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