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承德和北京兩地有風無沙的天氣十分明顯,承德森林對京津的綠色屏障作用日益凸顯,山青、水綠、天藍的生態環境使得京津地區的大風、揚沙、浮塵日數明顯減少。截至今年12月17日,承德市區二級以上空氣質量天數超過333天,森林涵養水源能力比建國初期提高了18.5倍;沙化面積比八十年代減少34.8%;潘家口和密云水庫水體質量始終保持在國家地面水二級標準。干涸的灤河源頭又現涓涓細流,消失多年的河柳、紅柳、黃河柳等野生植物重新萌生;野兔、野鴨、狐貍、蛇等野生動物又回到人們的視線;許多水庫周邊出現了蒼鷺、鴛鴦等200多種野鳥。
目前承德市農村人均擁有林地10畝、果林0.9畝、人均“綠色銀行”存款達6000元。興隆縣農民人均林果收入達2200元,占純收入的68%;林果產業總產值達65億元。該市建森林公園16處,從業人員4600多人,年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直接收入3000多萬元。
良性生態與地方的巨大付出互為因果。僅2008年,該市林業投資就達6.5億元;豐寧以每年造林30萬畝的速度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興隆為保證密云水庫源頭的潔凈,關閉“五小”(小鋼鐵、小水泥等),禁止放牧、砍伐、開荒與耗水作物種植,所有這些,都只為“確保首都一盆凈水,一片藍天”的鄭重承諾。
如今,承德市的森林覆蓋率已達54.8%,有林地面積、活立木蓄積占全省的近一半,已成為華北最綠的地方,被譽為京津兩地的“擋風墻、制氧機、過濾器”。
|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