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禁麻將折射的“后開放時代”
前文回顧:71歲的王伯在烈士陵園打了快8年的麻將,去年9月烈士陵園明文規(guī)定禁止在園內打麻將。王伯向主管單位廣州市市政園林局投訴,卻沒有得到支持,一氣之下他將市政園林局告上了法院,認為市政園林局侵犯老人權益。
[編按]阿伯認為打麻將身心愉快,是“老有所樂”;烈士陵園則認為打麻將乃違法賭博行為,亦會影響其他游客,予以禁止。究竟園內打麻將會否影響烈士棲息,是好事壞事或是正常事,自有相關部門、相關人事作出一一舉證。但無可否認,現(xiàn)在的公園,已不是純正意義上的公園了,公園衍生出來的問題已經是超越公園本身的涵義。“開放”不等于“隨便”,包容也要有度。
公園原貌:休憩之地
公園,是提供大眾享受、休養(yǎng)、游憩之用,為保持都市居民之健康,增進身心之調節(jié),提高國民教養(yǎng),并自由自在的享受園中設施;兼有防火、避難及防止災害之綠化地。
【公園往昔】
文化公園:葉劍英三次為其提名
菊展、燈展、講古、粵劇、摩天輪
文化公園燈展
從“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到“嶺南文物宮”、再到現(xiàn)在的“廣州文化公園”,始建于1951年的廣州文化公園從當時全國最早復制前蘇聯(lián)文化公園模式、到現(xiàn)在全國知名的文化與園林雙結合的大眾公園,文化公園一路走來不僅沉淀了許多廣州市民的美好回憶,同時也見證了廣州市民不斷向前的生活步伐。
流花湖公園:春游秋游的落腳點
小鳥天堂、農趣園、游樂中心
流花湖景觀迷人
流花湖公園占地54.43公頃,其中湖水面積占60%,綠化占陸地面積88%。流花湖公園現(xiàn)址相傳是晉代芝蘭湖,后成為菜田。1958年市政府為疏導街道水患,組織全市人民義務勞動,建成流花湖等四個人工湖,后辟為公園,除原有蓄水防洪功能外,還是集游覽、娛樂、休憩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園。公園以棕櫚植物、榕屬植物、開花灌木及開闊的草坪、湖面與輕巧通透的嶺南建(構)筑物相互配合,形成具有強烈南亞熱帶特色的自然風光。
荔灣湖公園:荔枝灣畔西關情
撐艇仔、抓魚蝦、荷香襲襲、湖邊送爽
荔灣湖經典撐艇仔
位于荔灣區(qū),面積27.8萬平方米,其中水域17.1萬平方米。歷史上是荔枝灣所在地,1958年由群眾義務勞動開挖建成,1960年命今名,園名為沈鈞儒手書。園內有近300株荔枝樹,為1985年重種。湖分為:玉翠、小翠、如意、五秀四湖,以橋、堤相連,有松廊、抱翠橋、凌漪橋、品秀軒、翠漾亭等亭榭,還有花坪舞綠等八景,設有飯店、茶座、舞廳、及多種現(xiàn)代游樂設施。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