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山水園林文化
西湖游船今昔(2)
元代,西湖游船之風仍盛。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游過杭州,在他的《游記》中,曾記錄了當時西湖游船的具體情況:在那湖上還有許多畫舫劃艇,大小皆有。一般能載十人或十五人,或二十人,甚至更多的人。那些船長十五步以至二十步,有寬平底,所以船在水面漂浮,不向任何方向傾斜。每條船有蓋和板,板上立有人,手持篙子,插入湖底。用力撐船,可隨意到任何地方去。蓋子(棚)里面有各種彩色的圖畫。四周圍有窗戶,可以開閉。這里把當時的游船船型和使用撐篙等,都講得十分清楚。
到了明代,西湖多數湖船趨向簡樸小巧,看重門窗敞豁.便于倚眺湖景。比如著名的有“水月樓”、“煙水浮居”、“湖水浪跡”等船。也有大型游船、那是明天啟三年的事,有一叫汪然明的人,制造了一只大船取名“不系園”。船長六丈二尺,“入門數武,堪貯百壺;次進方丈,足布兩席;曲藏斗室.和供臥吟;例掩壁櫥,牌收醉墨”。船上還有走廊、看臺,可以遠眺湖景。
到了清代,西湖上的游船仍未減少“湖中之舟,鱗鱗如鯽”。除那些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坐的各種畫舫外,還出現了兩種新穎的船型:一種叫“竹舟”,以巨竹為筏,浮在水中。筏上結篷屋,外有朱欄,以青幔為障。屋內木板地面,艙中可設席宴飲、喝茶、下棋。船行肘,撤去青慢,可觀眺四方景色。其船名“浮海檻”。船板上有對聯云:“指煙霞以向鄉,窺林嶼而放泊?!绷硪环N為“方舟”,這種游船,是由幾節活動的方形船體組成,用時由人肩背到江中,以小節坐客,再加前后兩節為首尾??投鄤t加節,用索繩連接成一舟。用布帆,并有人劃槳。在方舟旁邊還系有兩小舟,一置茶具,酒果;一載箋、筆硯,在方舟前后左右均可移動??腿ズ笥謱⒎街鄄鸪郴丶抑嗅尫?。
到了清末,西湖游船又向簡樸轉化。大型畫舫已寥寥無幾。當時,一種叫“劃子”的小游船增多,一般只能乘坐七、八人,方便游人隨時租借;大一些叫“篷船”,有船尾(或翠幔)旁有門窗,可蔽風雨,裝飾比較講究。船旁帶小舟,可以烹調食物,租價昂貴,大多為有錢人家使用。另外,又發展了一種交通船,船身高大,俗稱“渡船”。不作游船之用,專在湖畔迎送游人來往。辛亥革命后,在西湖上出現了一種小船,側設竹欄或銅欄,中張白篷,成為輕便的小游艇,曾經風行一時。
從唐代以來,西湖游船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簡樸到炫麗,再由炫麗到簡樸的曲折過程,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杭州古代交通民俗的演變歷史。解放后,人民當家作主,在西湖游船史上又揭開了嶄新的篇章。杭州市園林管理局所屬的西湖游船服務部門,根據不同職業、年齡游客的愛好、要求,結合現代科學條件,設計了各類型的游船,其中有根據蘇東坡“水光瀲滟晴萬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名句設計的“晴方好”、“總相宜”、“雨亦奇”等三艘仿宋畫舫;還有名為“畫中游”、“浮梅檻”、“菡萏舸”等三艘仿清畫舫,以及根據西湖民間故事設計的龍舟、鳳舟各一艘。其中龍舟還能口中噴水前進。另有“山明”、“水秀”兩艘游船,每條可容納六十多人,供游客隨時泛舟湖中。上述這些游船的共同特點是:結構精巧,外形美觀,典雅玲瓏,富有濃厚的民族風格,體現了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有些畫舫更注重室內陳設。船內高懸宮燈,布置古雅,座位舒適,并都運用電瓶為動力,做到行速船穩,因此受到國內外游客的歡迎。其他如手劃船、玻璃鋼船和雙人腳踏“鴛鴦船”等,其狀各異,大小不一,多方滿足了各階層游客的需要。
編輯:songgaofeng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毙〉险f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