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長橋溪公園擴容一倍
觀景亭下是地埋式的水處理系統,格柵下是污水收集池,曲橋旁的觀景平臺下是沉砂池,園區南端修了人工濕地……10日,杭州長橋溪生態公園二期完善工程收尾,長橋溪生態公園擴面1倍。“平靜的水面下暗藏玄機,”西湖水域管理處工作人員強力推薦的不是外在美而是內在美:“游人在此不僅能欣賞園林美景,關鍵是能了解污水處理和生態凈化的全過程。它其實是個‘西湖凈水展示館’。”
長橋溪是西湖支流之一,曾經污染嚴重,附近南山大隊村民的生活污水都直接入溪,最后進入西湖。整治從2003年開始,歷經6年才最終結束。09年第二期工程結束后,水域面積比08年又增加了2250平方米。
6年治水下來,有個令杭州人驕傲的數字:長橋溪的總氮含量比原來下降了33%,氨氮含量比原來下降了80%。內行人透露:“想要把西湖水氮含量降下來,湖邊居民、村民、游客的大小便必須處理掉,一點也不能入湖。”
溪水邊建了地下凈化水處理系統,附近居民排放的所有生活污水都通過專門的污水收集廊收集起來,送入“藏”在地下7米深的地埋式污水處理系統。
長橋溪生態公園濯纓池,水底有兩個池子??調節池和沉砂池。長橋溪水系在此通過調節、沉砂,使注入西湖的水進行最后的“過濾”,達到排入西湖的水體標準。
調節池內設有自動格柵用來去除雜質,溪水再經過調節池內的潛污泵,提升到凈化水處理站進行深度處理。沉砂池則是截留玉皇山一帶山洪中的泥沙,以減輕對西湖的淤積。
另外,臨水而筑的“遐寄亭”旁,蓮、茭、瀑、石,各種自然景物交融映襯??這里是一個具有科學生態意義的“人工濕地凈化塘”,水深約90厘米,種植著浮水植物睡蓮,挺水植物蘆葦、野茭,沉水植物金魚草等等,這些植物生長時能吃掉水里的污染物,使得湖水自然而然更加清澈見底,陽光猛烈的時候,可以隱約看到“生態水下森林”。
長橋溪位于西湖風景名勝區南山景區。南至絲綢博物館,北至國際小水電交流中心。西側與闊石板居民點毗鄰,東接玉皇山路。總用地面積54454.8平方米,地塊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平均約9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