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縣棗樹村打造園林式環保型新農村
打造園林式環保型新農村??棗樹村:喊出口號還要干出名堂
自從出了兩條全國知名的標語,青川縣黃坪鄉棗樹村也出了名。在“5?12”周年之際,棗樹村在一邊忙重建,一邊大力進行環境綜合治理,喊出了“打造園林式環保型新農村”的口號。
災后重建中,如何抓住機遇,將重建與環境治理結合起來,完善基礎設施,讓新農村站在更高的環境起點?近日,記者前往棗樹村實地探訪。
修渠筑堤:讓環境鮮活起來
去冬記者來到棗樹村的時候,村里正在給穿村而過的白馬河筑堤。時隔4個月記者再來,河堤已完全筑好,兩岸已種上桂花樹,中間正建蓄水壩,一條近10米寬的河道已經呈現。
河渠整治項目是寧波援建、村民家家戶戶投工投勞完成的,也是村里面第一個自選項目。為什么首選河渠整治?住在河渠邊上的石光武感觸很深:“過去這是一條不到3米寬的臭水溝,人們垃圾往里丟,臟水往里倒,臟得很。”2006年洪水沖上來,直接就進了石光武的家。“現在除防洪還漂亮了。”
除了漂亮的河道,村里還新修建了公路邊的排水溝以及一些環境設施。“棗樹村有了名氣,外來參觀的人也多了,修建公廁很有必要。”在距離集中建房點幾百米的路邊,還有幾位村民正在修建垃圾池,已經打好了基礎。“村里設了6個公益崗位,垃圾有專人收集,并集中運到這里,再由鄉里統一運走處理。”村支書羅義碧介紹。
改廚改廁:讓家里潔凈起來
墻上用玻璃封著“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標語的尚元進家正忙著裝修,準備農家樂開張。
農家屋里的衛生難點是廚房和廁所。女主人雍菊華帶記者走進廚房,“灶已經改成了節能灶,墻上還要全部貼上瓷磚。平時主要燒沼氣,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煙熏火燎了。”廁所也按照新標準進行了改造,與畜禽圈分開,下面建了沼氣池。“經過沼氣處理的污水和糞便,基本消除污染和臭氣,從化糞池抽出來的水還可以養魚呢。”
記者在村里看到,家家戶戶無論是房子已經建好的還是正在建的,沼氣池都是必備設施,有的屋頂還安上了太陽能。用上了清潔能源,有了環保衛生的廚房廁所,農家屋里的衛生難點基本得到解決。
栽樹種草:讓庭院幽美起來
除了建房和裝修,棗樹村人還在忙另外一件事:栽樹種草,房前屋后來個綠化。
公路邊的黨興菊家,屋旁原來的一塊荒地已充分利用:角落里立起一塊石碑,上面是“抗震救災大事記”,幾株小樹苗已經種好,幾個人正在樹下種草。高低搭配的植物,讓她的新家看起來很幽美。“這次政府給我們請了園林公司和設計公司,對每家每戶室外綠化景觀進行規劃,又列入寧波援建項目,不需要我們花錢。”黨興菊很高興。
村里的河堤、小道兩旁也已綠化好了。山上,還要栽上梨樹、棗樹和核桃樹。村里第一批3家農家樂就要開張,第二批也正在籌備。
村支書羅義碧很自豪,“過一段時間你來參觀,我們就完全是園林式環保型新農村了。”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