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畢業生作品之游憩區景觀管理研究
四 案例研究: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紅葉嶺游憩區游憩景觀管理
以俞孔堅的景觀敏感度理論為基礎,以紅葉嶺景區為例應用Arcview3.2 軟件來進行景觀敏感區的確定,并以此得出一些對景區有幫助的意見和建議。
?。ㄒ唬┯雾瑓^概況
紅葉嶺示范區是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最新開放的游憩區,旅游休憩設施比較完善。此區共有黃櫨等紅葉樹5萬多株,夏秋季節漫山紅遍、層林盡染,是賞葉觀景的好去處。此外,由于此區距離八達嶺長城的遺址最近,舉目環望,蜿蜒曲折的長城盡在眼中,紅葉、綠柏與八達嶺長城相映,分外妖嬈,別有一番壯麗的景觀?;谄錃v史文化與觀景效果的考慮,所以在最近的"山區休閑游憩型生態公益林"項目中決定將其把此示范區定位為"曠古觀光"森林游憩地。
研究地區自然條件概述:
(1)氣候條件
本區為華北的黃土高原副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半濕潤半干旱的暖溫帶的氣候特點,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0.8℃,最高月(7月份)平均氣溫26.9℃,最低月(1月份)平均氣溫-7.2℃,無霜期僅在160天左右,早霜期出現在10月初,晚霜期結束于次年3月底。春季氣溫回升較快,三月份到四月份氣溫相差8℃。年均降水量為454毫升,多集中在7、8月,約占年降水量的59%,且多暴雨。本區初雪降于11月中旬,終雪期在次年3月下旬,年降雪天數為13天左右,以12月份降雪居多。全年總蒸發量1585.9毫米,是降水量的三倍,以春季蒸發量為最高,幾乎為降水量的10-15倍。年平均相對濕度為56.2%。
?。?)地形地貌
八達嶺地區屬中山地形區,系白堊紀燕山造山運動時隆起的山嶺,西高東低,溝谷縱橫,平均海拔780米,最高海拔1238米,最低海拔450米,相對高差788米。東部地區主要為震旦紀斑狀花崗巖形成的山嶺,并有少量細晶花崗巖,石英及輝長細晶巖的裸巖出現,多成渾圓狀,相對高差200米左右,坡向多為陰坡和半陰坡,坡度多在30-35度,坡長一般為100-150米。
(3)土壤
本區土壤主要為花崗巖母質上發育的山地褐土,在本區影響宜林性質的主要因素是土層厚度及水分條件。各環境因子及人為活動的影響,土層厚度往往分布不均,在陽坡和半陽坡,人為影響較劇烈,植被遭到破壞,有微度侵蝕的山坡上,土層極薄;在陽坡半陽坡,植被覆蓋較差的地方,多為較薄層及中層厚度的土。而陰坡及半陰坡,植被覆蓋較好的地方多為中層及厚層土。山坡的上部,土層較薄,下部則土層較厚。由于地質沉積物的覆蓋,在個別陽坡及半陽坡上仍有厚土層出現。
?。?)水文
轄區內有兩條較大的河道,西部是幫水峪,流經石峽作業區,常年流水,而且澄清,但遇暴雨水位驟漲,流水略呈混濁;東部是關溝河,流經場部作業區和三堡作業區,河道全長25公里,干涸河床寬處可達100米左右,已斷流,雨季時有流水,流量少。在青龍橋公路旁及長城處有水源四處,該地區地下水位較低,氣候干旱,降水少,水資源比較缺乏,山溝多呈干涸現象,但雨季水資源比較豐富。
?。?)植被
本區有部分的天然次生林,經過多年的經營管理,次生林生長良好。天然樹種主要有: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遼東櫟(Quercus liaotungensis)、小葉椴(Tilia mongolica)、大葉椴(Tilia mandshurica)、白樺(Betula platyphylla)、元寶槭(Acer truncatum)、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等。在陽坡常見灌木有酸棗(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荊條(Vitex negundo),草本多為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白蓮蒿(Artemisia gemelinii),陽坡下層常見的草本植物有大花溲疏(Deutzia grandiflora)、螞蚱腿子(Myripnois dioic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及錦雞兒(Caragana sinica)等。
社會經濟條件:
紅葉嶺游憩區本身隸屬于八達嶺林場管轄,區域位于八達嶺長城腳下八達嶺林場的東北方向。區位如圖4.1和圖4.2(紅色點狀位置就是八達嶺林場之區位):景區位于北京市城區的西北方向延慶縣內,景區緊鄰八達嶺高速公路,交通狀況十分便利。在林場附近有八達嶺滑雪場、八達嶺野生動物樂園等景區和景點,該地區是北京市居民重要的休閑游憩目的地之一。
?。ǘ┭芯糠椒罢{查過程
研究方法以俞孔堅的景觀敏感度和景觀閾值理論方法為基礎,根據游憩區的具體實際,對調查的具體方式和方法進行了具體調整。俞孔堅的方法主要表現在對視覺景觀敏感度的分析,同時把地形作為了影響視覺景觀敏感度的主要因素,其分析主要體現在對地形的分析之上,認為相對坡度尤其對景觀敏感度有重要的影響。


1 俞孔堅的分析方法
?。?)相對坡度和景觀敏感度之間的關系。
用景觀表面沿視線方向的投影面積來衡量景觀敏感度:

指出敏感度
S=sin[tan-1(H/W)],其中H為等高距,W為等高線間距。 (4.1)
?。?)景觀相對于觀景者的距離與敏感度的關系
俞孔堅認為景觀相對于觀景者的距離越近,景觀的易見性和清晰度就越高,人為活動帶來的視覺沖擊也就會越大。
?。?)景觀在視域內出現的幾率與敏感度的關系
認為景觀在觀景者視域內出現的幾率越大或持續的時間越長,景觀的敏感度就越高,則景觀及其附近的人為活動可能帶來的沖擊也就越大。其主要的操作方法是以主要的觀景線和觀景點為基線和基點,根據地形圖判讀可見區和不可見區。
?。?)景觀的醒目程度
即認為影響景觀敏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景觀的醒目程度,主要由景觀與環境的對比度決定,包含了形體、線條、色彩、質地和動靜的對比。
?。?)提出了景觀閾值概念
通過對景觀閾值的討論,認為景觀閾值本身的確定也可以歸結到地形因素,同時認為景觀的外部環境因素在一個較小的區域尺度內可以忽略其差異性。
?。?)通過對以上幾個方面的綜合考慮,確定出敏感度的級別,并通過這種級別來確定保護和開發的重點和注意事項。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