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景觀設計中“以人為本”的反思
2009-03-06 22:02:55 作者:文/圖 李先軍 張麗梅 來源:《園林》2009年第3期 瀏覽次數:
??讀《大眾行為與公園設計》有感
在中國傳統的哲學體系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個根本、和諧的關系,即所謂"天人合一"。而在西方文化的傳統觀念中:人處于萬物之靈的地位,或宇宙中心的地位;別的一切都是為了人的利益而安排,都得服從人的需要,聽從人的擺布。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在《政治學》中說:"如果說大自然所創造的一切沒有哪一樣是不完善的,也沒有哪一樣是無用的,那末推斷的結論必須是:大自然已經創造的一切動物都是為了人類。"
當今設計界,設計"以人為本"幾乎成為"金科玉律"。這原本是一件好事,說明了我們的設計師對人的關懷、對人性的關注。然而,現實中也不乏一些設計師習慣性地把"以人為本"當作了一個"口號"或者一面"旗幟",時常掛在嘴邊,但在他們的設計作品中卻很少關注人,城市中的綠地系統如廣場、公園、學校中到處存在的大廣場、大草坪(圖1 ,2)及粗糙的設計現象說明了這一點。


編輯:jojo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