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韓國爭“周易申遺”有什么錯
“青年話題”近日刊發《與韓國爭“周易申遺”的嬰孩心態》一文,稱國人與韓國爭“周易申遺”是一種可笑的嬰孩心態。正如作者所說,“《周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母體”,是先祖留給我們最重要的國寶之一。連老祖宗這樣珍貴的遺產都要被人奪去了,作為一名中國人對此卻無動于衷,這又算什么心態呢?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無不珍惜自己的文化遺產,特別是那些國寶級的文化遺產,不管它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正因為如此,歷史上也曾有為某一文化遺產的所有權發生激烈爭奪的事。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去世后,希臘的九個城邦國家竟為擁有他的出生地的名譽權而發動了一場戰爭。
中華民族在她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文化藝術珍品燦若星河,數不勝數。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我們僅僅是向世人展示了華夏文明的小小一角,就引起了全世界的驚嘆,贊美叫好之聲不絕于耳。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為此感到無比自豪,也更感到保護好我們的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然而,居然有人大白天搶劫,聲稱我們的寶貴遺產是他家的,就在國人為此而憤怒聲討的時候,作者卻大聲呵止國人的正義行動。
作者很顯然偷換了概念,把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的正當行為和禁止這種文化傳播混為一談。鼓勵文化遺產向外界傳播是一回事,保護對自己文化遺產的所有權是另一回事。四大發明早已經傳向世界了,可是有哪一個國家敢說那是它們的科學成果?由于四大發明來自中國是世人皆知的事,所以才無人敢爭。而《周易》則不大為外界特別是西方所知曉,才有人敢打它的主意?!吨芤住返闹匾越^不在四大發明之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它的重要性在四大發明之上。就是這樣的國寶,作者居然可以大大方方地拱手送人。
為了說明保護《周易》所有權毫無必要,作者還舉了圣誕節的例子,說:“為什么歐洲人或美國人從來不為圣誕節‘申遺’?”在這里作者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歐洲人,特別是美國人,在圣誕節誕生的時候,他們的國家還沒有形成呢!查查史料就知道,圣誕節誕生在古羅馬時代,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的。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那時候不但北美洲是一片蠻荒,歐洲的大部分國家也遠沒有成形,他們有為圣誕節申遺的資格嗎?
作者還搬出了某西方學者的“斷言”:“儒家文化早晚會像‘木乃伊’一樣變成博物館里的展品,讓人們參觀和欣賞,而不是信仰和生活!”當然,作為個人觀點,我們不妨尊重,但它未必正確。
不妨看看世界上其他學者是怎樣判斷的吧: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齊聚巴黎,發表了舉世震驚的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來,必須回過頭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編輯:xua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