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綠地設計前期思考
武寧綠地位于普陀區武寧路、中寧路區域,面積8公頃,是普陀區今年立項建設的最大一塊綠地。基地被市政道路分為A、B、C三塊地塊。其中A、C兩塊下部將建設28000平方米的地下車庫。三塊綠地均在高壓走廊之下,因此,上下部立地條件復雜,對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一、現狀分析
1.普陀區 上海市的西大門,有著優良傳統的老工業區正在經歷日新月異的改革與發展。
2.武寧路 上海西大門的重要交通干道,承擔起交通與上海門戶形象的職責,將要建設的高速道路和綠地以嶄新的形象體現快速發展的普陀特色風貌。
武寧綠地??充滿價值的地區,是生態的綠化空間,也是普陀新風貌的表現。
二、調查評價
核心思想
1.以基地周邊群眾為主要對象的抽樣調查是以人為本指導思想的實踐。
2.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有助于設計的合理化。在設計追求藝術化和創新性的同時避免片面性的產生。
調查與評價的工作方法
以100份問卷形式的表格進行隨機居民調查(略去表格內容)
調查對象
基地周邊1km2居民小區的居民
調查地點
歸家宅/嵐風新村/信儀新村/和平新村/大濱巷/嵐皋小區/文化宮/天賜苑/萬泉新苑/華師三村/石泉苑
問卷的內容
問卷中的內容希望能夠緊貼本次規劃設計的主要要點。
三、數據的綜合評價
1.綠地相關常識問題評價
A 具有本土特色風格簡約明快的園林形式受到關注。
B 追求回歸自然的城市森林、生態問題受到普遍關注。
C 周邊環境在不斷的改善中,但更大面積的綠地受到市民喜愛。
2.場地綜合使用方式評價:市內大型公共綠地的活動空間受到大多數群眾歡迎。
A 健身與運動成為時尚
B 早晚鍛煉活動的人群較為集中。因此,部分活動場地的開放式管理較為合理。
3.與設計內容相關問題評價。
A 大部分意見認為園內可有一定量的水體。
B 春景秋色的季節性變化令居民感到愉快。
C 對高壓走廊空間的活動,由于其對人體的影響部分居民不愿參與其中。
D 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和良好的生態化的植物景觀反映出普陀區的文化和精神面貌。
四、訪談內容評價
群眾關注的問題多與生活密切相關,人性化的要求成為主旋律。
另外,訪談過程中意外的發現奧運冠軍劉翔正是從普陀區走向世界的。這也為我們的設計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素材。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