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五年科學研究否定九寨-黃龍“退化說”
四川在線-四川日報消息世人關注的九寨溝、黃龍景區的景觀會不會逐年退化?我省歷時五年開展的“九寨-黃龍核心景區可持續發展綜合應用研究”重大課題研究得出結論:九寨-黃龍景區從地質歷史角度看正處于相對穩定階段。省政府昨(6)日舉行課題總結會,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在會上指出,九寨溝、黃龍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要科學保護、監護、利用,實行可持續發展,無愧于子孫后代。
上世紀末,九寨溝、黃龍景區水量一度減少,為正確解釋變化成因、科學判斷演化趨勢,以及為保育、環保和資源永續利用提出有效措施和途徑,我省開展了重大課題研究。課題研究以“水”為核心,30多個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職能部門參與,是國內世界自然遺產研究中最全面、深入的一次研究,高分辨率遙感技術等不少研究方法世界領先,許多成果都是首次獲得。
課題組認為,九寨-黃龍核心景區處在一定演化周期的相對穩定階段,某些年份或季節水量減少主要是降水量的水循環周期性波動變化的結果;富含碳酸鈣并以泉群方式出露的地下水是九寨-黃龍核心景區景觀形成的主要原因;長海蓄水的調節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九寨溝海子瀑布等的供水需要;黃龍鈣華景觀在正常涌泉流水養護條件下,有個成長發育、穩定平衡和演化消退的過程,循環不止。
蔣巨峰對課題圓滿完成表示祝賀,對參與者的辛勤工作和豐碩成果致以謝意和敬意。他說,課題研究成果輝煌,在應用研究方面,通過科學評價提出了保護措施,建立了科學的監測體系,提出了產業發展的建議;在理論研究方面有很多創新,弄清了九寨-黃龍以水為核心的整個生態、地質、環境系統基礎數據,得出了規律性認識,為進一步深化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蔣巨峰指出,課題研究取得成功有幾條基本經驗。一是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尊重規律,確保研究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二是抓住關鍵,重點突破,以水為核心展開研究,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三是勇于創新,大膽探索,充分借鑒了國內外最新理論和實例。四是強調應用性研究,對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尤其是控制性建議。五是精心組織、整合力量、聯合攻關。六是參與者具有敬業精神、科學態度和責任感、使命感。
蔣巨峰強調,要高度重視成果運用,抓好落實,尤其是要重視課題中的保護性、控制性建議。要利用好課題研究中的創新理論和方法,并運用這些方法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其它難題加以研究,破解諸如草原沙化、石漠化等問題。
副省長王寧出席會議。
編輯:xua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