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首都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
[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城市規劃工作,從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打造城市建設精品力作、統籌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區域協同發展等幾個方面,對做好首都城市規劃提出了一系列要【詳細】
2019-04-12
新西蘭與美國如何進行雨洪管理的運維?
如今的城市,面臨著復雜的水生態、水環境和水安全問題,對雨洪的管理可謂非常重要。在雨洪管理的設計之外,還涉及一系列的運維問題。在這方面,國外城市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近日,在北京建筑大學的【詳細】
2019-04-11
張皓天:工廠社區間廢棄足球場景觀改造設計
首先向大家闡述工廠和社區之間的關系還有工廠的概況。項目基地位于陜西市漢中市南鄭縣圣水鎮,也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它的廠區分為東區和西區,基地【詳細】
2019-04-11
人文景觀的“沒頭腦”和“不高興”
人文景觀與自然風景融為一體,才能帶來絕佳旅游體驗。正因為此,優秀的人文景觀在當下已是文旅融合中的一道風景線。但在推動人文景觀建設中,一些地方還存在【詳細】
2019-04-11
李沄璋:鄉村振興背景下對川西林盤保護與更新的思考
鄉村振興的提出,之前是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其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1950年已經提出了這個概念。2017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詳細】
2019-04-10
David Fletcher:公共事業項目的設計靈感
David Fletcher與大家分享了他青少年時代在中國游覽的經歷,以及這些經歷對他設計生涯的影響,并用公共區、繩索走廊、南方公園三個項目案例,講述了他的設計靈感與過程【詳細】
2019-04-10
梁達民:城市里的鄉村,鄉村里的城市
不管是鄉村還是城市,都必須要有就業、安全、方便,還要有自豪感和未來。城鄉建設必須要保護大自然,否則,我們做的一切城市設計、鄉村設計都會因海水位增高而被淹沒【詳細】
2019-04-09
有的放矢:讓鄉村旅游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旅游利用鄉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把農耕活動與休閑農業、傳統農業文明與現代鄉土文化有機結合起來,能夠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詳細】
2019-04-09
專家縱議新時代城市設計與人居環境變革創新
3月23日上午,第九屆園冶高峰論壇分論壇——城市設計與人居環境國際論壇召開。來自新加坡與中國的六位專家,對當前中國的城市規劃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未來中國及國際的城市規劃形式做了分析及預測,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策略建議。【詳細】
2019-04-08
郭瓊瑩:臺灣鄉村振興中的經濟學與美學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景觀所所長郭瓊瑩女士分享了臺灣城鎮風貌和鄉里美學的相關經驗,最后她引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話,表示所謂的鄉愁除了是一種心情的感覺之外,其實是對大地、對歷史的鏈接【詳細】
201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