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生產方式 建設生態文明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當代中國人的偉大使命。要承擔起歷史使命,我們必須將生態文明建設與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緊密結合。【詳細】
第三屆園冶高峰論壇隆重召開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第三屆園冶高峰論壇于2013年1月12日在北京新大都飯店成功舉辦。論壇主題為“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傳承園冶造園文化遺產,建設中華民族美麗家園”。文化部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理事長喬申乾先生擔任了大會的主持人并致開幕詞。 【詳細】
陳劍:生態文明建設應突出制度安排
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十七大基礎上,提出了五位一體建設, 并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詳細】
制度建設是生態文明的軟實力
黨的十八大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地位,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制度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度進步是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的一大標志,加強制度建設與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是同等重要的任務。【詳細】
看新加坡如何規劃城市
作為當代亞洲最重要的現代化大都市之一,她既非如北京、東京在既有古老東方都市基礎上轉型而來,也非如上海、香港是西方殖民時代形成的繁華都市。 【詳細】
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哪些頂層設計?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戰略任務。生態文明引領建設“美麗江蘇”,江蘇措施有力,步履堅實,碩果累累。【詳細】
習近平新年講話引毛澤東詩句:風景這邊獨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1日上午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新年茶話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方面負責人以及首都各族各界代表歡聚一堂,共慶2013年元旦。【詳細】
貴陽書記李軍:生態文明建設讓綠色經濟崛起
貴陽將以生態文明為統領,讓綠色經濟在西部崛起,到2015年,貴陽市要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詳細】
潘岳強調以馬克思生態觀指導生態文明建設
潘岳說,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應首先立足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系統了解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基本立場觀點;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基本立場觀點,才能更加系統深刻地闡述科學發展觀與生態文明。【詳細】
城鎮化添彩美麗中國 堅持因地制宜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偉大成就最顯著標志之一,就是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其他省會市等一大批現代化城市的崛起,就是神州大地星羅棋布的中小城市的涌現。【詳細】
楊廷寶故居昨起開放 周二周五免費
楊廷寶,建筑學家和建筑教育學家。中國近現代建筑設計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建筑設計創作工作,為我國建筑設計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并創導建筑設計要吸取古今中外優秀建筑文化,密切結合實際,結...【詳細】
成都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顯著
日前,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完成的我市退耕還林地2012年成效監測報告現已“出爐”,監測報告顯示:成都市退耕還林地生物多樣性增加、水源涵養及水土保持效益顯著提高。【詳細】
黑龍江:2013年立法工作計劃出爐 哈市立法規范園林綠化
記者17日從哈市政府法制辦獲悉,《哈爾濱市政府2013年立法工作計劃》近日正式發布。2013年,哈市政府著重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立法。 【詳細】
可望亦可及:小康中國美麗中國廉政中國
英國哲學家休謨有句名言:"一切人類努力的偉大目標在于獲得幸福。"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也說過:"經濟科學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條件。【詳細】
河南林業副廳長劉有富:提升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中原經濟區規劃》出臺吹響了“建設綠色中原、生態中原”的號角。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我省林業部門如何為“美麗事業”作出貢獻?12月9日,記者就此專訪了省林業廳副廳長劉有富。【詳細】
廣西林業廳長陳秋華: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林業部門要以更積極的作為,把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要繼續深入實施重點生態工程;把西江青年綠色走廊和北部灣綠色生態屏障兩項重點工程搞好;進一步增強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做好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詳細】
環保部部長周生賢:生態文明不是簡單污染防治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式拓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詳細】
建設生態文明 國有企業更要做好表率
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和統一,使國有企業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示范、表率和引導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詳細】
住建部稱景區門票長遠目標是免費 門票過高
風景名勝區具有生態保護、旅游休閑、文化傳承和區域促進等多種功能及生態、科學、文化、美學等綜合價值。“門票偏高,說明景區過度依賴門票收入,旅游經濟過多依賴門票經濟。”李如生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