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土地總體規劃修改方案獲批
《上海市浦東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修改》(下稱《規劃》)近日獲上海市政府批復。【詳細】
山東出臺裸地綠化規程解決由露揚塵防治PM2.5
記者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為加強城市裸露土地綠化,實現裸露土地的植被全覆蓋,有效解決“因裸致臟、由露揚塵”問題,防治PM2.5,我省組織制定印發了《山東省城市裸露土地綠化技術規程》(以下簡稱規程)。【詳細】
天津立法劃定“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
《條例》按照建設美麗天津的新標準、新要求,制定了適用于全市城鄉的綠化條例,建立全市的綠化規劃體系,并進一步明確綠化建設和養護管理責任,細化綠化養護管理的規范要求,并特別提出劃定“永久性保護的生態區域”,為建設美麗天津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詳細】
汪洋:依靠改革創新推動國土綠化事業持續發展
國務院副總理、全國綠化委員會主任汪洋19日在京主持召開全國綠化委員會全體會議,聽取2013年國土綠化工作情況匯報,審議《全國綠化委員會工作規則》,研究部署2014年國土綠化工作。 【詳細】
南京將出臺首個濕地保護規劃
今年南京發布首個濕地保護規劃,目前規劃仍在編制中,記者近日從南京市農委獲悉,自去年《南京市濕地保護條例(草案)》出臺后,市農委即會同規劃、水利、國土資源、園林等部門著手編制濕地保護規劃,為市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濕地資源提供依據。【詳細】
國土部力推土地規劃立法三規合一
一直以來,我國土地規劃管理存在規劃約束力、權威性不強,與其他規劃銜接不緊等問題。上述問題亦被國土部列為2014年國土資源的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詳細】
天津市市長黃興國:生態紅線是“高壓線”
生態環境是我們的生存家園,是大自然奉獻給人類最好的禮物,值得格外地珍惜呵護。《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有句名言:地球不是我們從父輩那里繼承來的,而是從后代那里借來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力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讓別人或者后代承擔過度使用資源和破壞環境的惡果。【詳細】
新版《威海市城鄉規劃管理辦法》4月1日起實施
昨日,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威海市新制定的《威海市城鄉規劃管理辦法》(下文稱《辦法》)將于4月1日起實施。《辦法》細化和規范了城鄉規劃許可制度,加強了批后規劃的監管,并明確了各種違法建設行為的處罰主體及相應的法律責任。 【詳細】
《天津市綠化條例》將實施 突出綠化規劃作用
天津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前不久通過《天津市綠化條例》。據悉,這是天津首次提交市人代會審議的地方性法規。條例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城市綠化條例》同時廢止。【詳細】
陜西:污水處理考核結果作為園林城市評選依據
日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了《陜西省城鎮污水處理規范化管理考核辦法(試行)》的通知。該《辦法》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并規定每年進行一次全省城鎮污水處理規范化管理考核工作,考核結果將影響到各地市園林城市和先進城市、縣城的評選。【詳細】
《兩岸花卉標準化比對研究》在福建通過驗收
日前,由福建省標準化院承擔的國家質檢總局科技項目《兩岸花卉標準化比對研究》通過了專家組驗收。【詳細】
北京:四類建設工程必須“先考古,再動土”
《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管理辦法》近日公布,并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規定四類建設工程必須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先考古,再動土”;符合該條件的土地項目,考古意見將作為入市依據之一。【詳細】
國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出臺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基線劃定技術指南(試行)》(環發〔2014〕10號,以下簡稱為《指南》),成為我國首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綱領性技術指導文件。【詳細】